癌癥病人仍有子望--東京演講癌癥生殖醫學
癌癥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20、30、40歲被診斷出癌癥的年輕人,仍有希望擁有後代!癌癥生殖醫學是門嶄新的醫學領域,也是2012年再度赴東京應邀演講的題目。
這次東京方面邀請我入住的是甫落成滿一年的Capitol Hotel Tokyu,電梯按B2就是地鐵四條線的交會,非常方便。旅館客人不多、設施新穎而極簡,整理得非常清潔,所以雖然有些飛行後的疲累,但這樣的環境讓我能靜下心專注地準備演講。
癌癥生殖醫學主要是在腫瘤學和生殖醫學間建立的一種橋樑研究,以探討癌癥倖存者的未來生殖可行性,2006 年由K.伍德博士首創。癌癥治療、 化療、 放射、 手術等可能會摧毀一個人的生育能力,oncofertility 的研究重點是提高生殖能力選擇。在美國10%的少於40歲年輕癌癥患者遭遇到這個問題,每年影響超過 135,000 人。隨著癌癥生存者的增加,如何保護婦女、男性和兒童的生殖力,變成醫學上極為重要的主題。一般來講,在癌癥治療前保留生育能力較容易,可以為後來建立家庭過程中提供傳宗接代的希望。
(會議舉行地點)
北醫研究團隊認為像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等癌癥病人,五年之存活率都相當不錯,故有保存其生育能力的必要。所以在治療癌癥的方式選擇顯得非常重要。
例如睪丸如受到2格雷(Gy)的藥物劑量即告壞死、卵巢不能超過6格雷,病人年齡超過40歲,可以忍受的劑量更少。 而精子在癌癥藥物或放射治療後,也須要少則數月多至數年的恢復期。這次演講中建議在場醫師,保存癌癥女性病人生育能力的方法,包括卵巢移位、施用GNRH以保護卵巢、冷凍精子、卵子或胚胎、使用保護劑等等。全球先進國家生育年齡均已延後4~5年,未來由社會福利支付冷凍費用,是考慮的方向之一。
(在歡迎會中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