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二萬五千個新生命(曾啟瑞)
2011年 01月18日 蘋果日報
臺灣地區2009年新生寶寶還有19萬左右,在2010的虎年,一年之內僅剩16萬6000人,下探到我國有史以來最低紀錄,憑空少了二萬五千個新生命。日前馬總統指出少子化現象應提升到國安層級,然而我們卻看不到行政院下屬的內政部、衛生署等相關單位國安級的動員。
近三十年來,臺灣地區出生率下滑速度驚人,1976年臺灣有新生兒42萬、2000年降至30萬、2009年降至19萬,至2020年少子化將影響臺灣有百分之二十人口是大於65歲的老人,國家的生產力及競爭力將迅速減弱,到2050年,臺灣將會減少500萬納稅人口,僅剩1800萬人生活在這塊土地。
不孕夫妻未獲補助
目前政府作了很多努力,不過都是「從結果論英雄」,有生才有獎勵、生得出來才受到鼓勵,如臺北市「助妳好孕」專案,包含每胎生育獎勵金兩萬元、零到五歲兒童月領兩千五百元津貼等措施。「助妳好孕」是以補助方式減低年輕父母負擔,其實內容是助你好「養」,並非真正助你好「孕」,應當正名!因為國內每年約二十萬龐大極具生育意願的不孕夫妻,迄今沒有得到政府分文補助。
根據衛生署的建議,對不孕癥補助未來將分成三個可能方向:(1)參考韓國政府「部分補助試管嬰兒計劃」,針對年收入在平均國民所得的百分之一百三十以下民眾,每次治療補助臺幣5萬元。方案總金額為5億臺幣。(2)不分民眾收入補助部分治療臺幣5萬元,總方案金額需6億臺幣。(3)不分收入全額補助臺幣15萬元,方案金額為25億臺幣。
上述無論5億、6億還是25億的方案,都尚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少子化近來引起監察委員一陣調查、也將引發公、私立大學未來整併、退場風,這都是未來必須花大錢化解少子化危機的惡果,有遠見的政府為何不下決心仿先進國家,從源頭解決少子化的問題呢?
作者為亞太生殖醫學會會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