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 輕忽的代價 轉載自2009二月長春月刊
----經痛不是女人的宿命,它也可能暗示著不孕的代價!
63年次的欣欣,結婚兩年,急著想要孩子的她,雖然總是刻意在排卵期交作業卻始終沒有好消息。其實從兩年前開始,每次MC來都很痛,一天要吃3~4次止痛藥,而且還有典型的腹瀉癥狀。雖然曾看過醫師,但並沒有找到問題,欣欣也就不以為意,直到這次為了求子,看不孕癥門診,才發現自己是中度子宮內膜異位合併肌腺癥,身為內科護士的欣欣,也只好對婦產科醫師大嘆「隔科如隔山」…。
身為護士、癥狀又明顯的欣欣都沒警覺到問題,更何況是沒有明顯癥狀的女性,所以在臨床上,許多病人是直到為了解決不孕問題才知道自己罹患子宮內膜異位或肌腺癥,而事實上,據文獻報告,約有15%毫無癥狀的女性也被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存在。
臺北醫學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曾啟瑞表示,子宮內膜異位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尤其每四個不孕癥的婦女就有一個是內膜異位造成的,而在曾啟瑞的不孕癥門診中,比例更高達50%。
早在20年前,曾啟瑞就發現,同樣進行人工受孕治療,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成功率比其他因素 (如精蟲活動力差、不排卵、不明原因…) 導致的不孕更低─根據曾啟瑞個人的臨床統計,人工受孕平均成功率為19 - 25%,但內膜異位患者只有6 -16%,這個現象引發他的研究興趣,從此展開一系列相關研究 .
內膜異位為何導致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約30~50%的比例會不孕,曾啟瑞強調,並非所有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都會不孕,其關鍵因素在於「免疫問題」。簡單的說,內膜組織在不應該的地方出現,稱為異位,這時體內的免疫系統應該主動清除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但有些人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率的執行清除工作,結果就讓這些四處趴趴走的內膜組織坐大。
曾啟瑞研究發現,當內膜異位引發免疫系統啟動時,大量聚集的巨噬細胞會分泌活性氧化物 (即氧化自由基ROS) ,造成精子及卵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蛋白質損傷…,最終導致胚胎受損及不孕。曾啟瑞解釋:「精子、卵子外層細胞膜是層多元不飽合脂肪酸的雙鍵構造,遇到自由基就會被打開,被破壞後水份滲入而受損,而內膜異位癥的患者經血及鐵離子蓄積在卵巢等處,此時精子、卵子就像是失去防護罩的泡水車,功能當然不會好。」所以在不孕癥門診中,有內膜異位或肌腺癥的病人也就特別多。
透過腹腔鏡可清楚看見泡在經血中的卵巢、糾結的輸卵管,曽啟瑞表示,腹腔鏡都是安排在非經期進行,可以想像若在月經期間累積的經血會更多,每隔四周就「下大雨」,子宮周邊環境當然不利生育。
藥物治療 提高做人機率
研究內膜異位癥長達20年的曽啟瑞強調,系出同源的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腺癥,其治療策略沒變─亦即透過阻斷排卵、月經,讓體內的經血不再累積,促使內膜異位組織凋亡。但隨著醫藥發展及進步,現在我們可以用更好的藥物達到這個目的。
「例如過去使用療得高的病人平均會增加4公斤、冒痘痘、長鬍鬚、影響肝功能,而且一天要吃四次,治療3~6個月等於要吃720顆藥,用藥期間還可能有點狀出血,因此我已經20年沒用這個藥了。」曾啟瑞表示,使用長效型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GnRHa) 例如:柳菩林,其對腦下垂體性腺機能有抑制作用,可以使患者進入類似停經的狀態, 造成假性更年期,可以達到同樣的治療目的,但副作用更少,而且只要一個月回門診打一針,二個月就能有效改善。
根據曾啟瑞的研究顯示,搭配GnRHa治療的患者,人工受孕成功率為25% (220例個案),而未合併GnRHa治療的對照組人工受孕成功率僅13% (191例個案),休息一個月再做第二次人工受孕時,對照組成功率仍只有13.6%,合併GnRHa的成功率則提高至37.5%,遠超過平均人工受孕20%的成功率。但曾啟瑞也強調,目前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組織的治療看法仍然分歧,有一派理論認為只要透過腹腔鏡電燒治療即可,但事實上若進一步進行切片檢查,會發現看似正常但其實還有內膜異位組織存在,因此曾啟瑞認為,合併藥物治療有其必要性。
n BOX:世紀之毒----戴奧辛
不孕癥病例增加,除了現代人普遍晚婚有關,另一個值得重視的是世紀之毒─戴奧辛的影響。
環境中的戴奧辛無所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法避免。曾啟瑞表示,戴奧辛的分子構造非常類似女性荷爾蒙,所有雌激素的受體都會受影響,包括子宮內膜、卵巢…,多項動物實驗認為,精子的製造、卵巢排卵、黃體的形成都受影響,因而導致不孕。
更糟的是,戴奧辛的半衰期長達8~9年,換言之,一旦接觸到,將累積在體內難以排除,而且戴奧辛已進入食物鏈中,包括水、植物、牛奶、魚、人體,都找得到它的蹤跡,重覆接觸的機會極高。
所以曾啟瑞也感嘆:「30年前我當住院醫師時這類不孕病人還沒那麼多,現在卻愈來愈多了。」